七月的巢湖之滨,暑气蒸腾,却挡不住一群青年学子的热忱脚步。7月2日至7日,万博科技职业学院“徽风红韵”三下乡实践队走进巢湖沿岸,以青春之名对话乡土,用实际行动赋能乡村发展,他们穿梭在中庙镇的山水之间、探寻着历史故居的岁月印记、行走在巢湖湿地公园的绿意中,书写了一段别样的实践篇章。
镜头里的文旅新声:让巢湖中庙“活”起来
实践的第一站,实践队来到巢湖中庙镇。中庙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们热情接待了大家,在座谈会上,工作人员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姥山岛的湖光山色、中庙寺的历史底蕴、昭忠祠的红色记忆与云水湾茶社的乡土风情,并提出让同学们通过镜头拍摄宣传片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庙的风景特色。这些散落在巢湖之畔的“珍珠”,同样也激发了队员们用镜头讲好故事的热情。
顶着炎炎烈日,队员们在中庙街道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轮渡登姥山岛,穿梭于景点之间,捕捉光影里的人文韵味;乘坐快艇劈波斩浪时,他们不忘用镜头记录下巢湖的壮阔与活力。两天的走访拍摄中,汗水浸湿了衣衫,却浇不灭创作的火花。他们镜头里的中庙镇既有古韵悠长的历史厚重,也有活力四射的现代气息,为当地文旅推广注入了青春视角的新动能。
红色基因的青春传承:在故居里对话初心
从自然风光转向红色沃土,实践队的脚步始终追随着信仰的光芒。在张治中故居,队员们化身“小小讲解员”,一遍遍打磨讲解词,用年轻的声音讲述爱国将领的赤诚故事,让参观者在聆听中感受家国情怀的力量;走进李克农故居,青年团员们在庄严的入团誓词中重温初心,红色基因在誓言声中代代相传。“以前总觉得历史很远,直到站在故居里,触摸着那些老物件,才真正明白‘爱国’二字的分量。”一位队员在实践日记中写道。这场红色之旅,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,更是一场精神世界的洗礼,让青年学子在与革命先辈的“隔空对话”中,坚定了传承红色血脉、勇担时代使命的信念。
绿水青山的守护行动:为湿地添一抹青春绿
实践的最后一站,队员们来到巢湖湿地公园月亮湾,变身“环保小卫士”。他们手持垃圾袋,沿着湿地栈道仔细清理垃圾,用双手守护着这片碧水蓝天。阳光下,红色的队服与绿色的湿地相映成趣,构成一幅动人的青春环保画卷。
“巢湖是我们的母亲湖,保护她是每个人的责任。”队员们的话语朴素却坚定。这场环保行动虽小,却彰显了青年一代对生态保护的重视,更传递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——守护好巢湖的生态美,才能让更多人共享自然之馈赠。
一周的实践之旅转瞬即逝,但留给队员们的成长与思考却历久弥新。从文旅宣传的“记录者”,到红色故事的“传播者”,再到生态保护的“践行者”,万博学子用多元实践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担当。他们的脚步,是青春与乡土的深度联结;他们的行动,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